顯微鏡的日常維護與清潔
顯微鏡的日常維護與清潔
我們將從日常維護、光學系統擦拭、機械部分擦拭和光學玻璃清洗四個方面進行講解,以基礎的語言幫助大家了解對顯微鏡的日常維護與清潔。
一、防潮:如果室內潮濕,光學鏡片就容易生霉、生霧。鏡片一旦生霉,很難除去。顯微鏡內部的鏡片由于不便擦拭,潮濕對其危害性更大。機械零件受潮后,容易生銹。為了防潮,存放顯微鏡時,除了選擇干燥的房間外,存放地點也應離墻、離地、遠離濕源。顯微鏡箱內應放置1~2袋硅膠作干燥劑。并經常對硅膠進行烘烤。在其顏色變粉紅后,應及時烘烤,烘烤后再繼續使用。
二、防塵:光學元件表面落入灰塵,不僅影響光線通過,而且經光學系統放大后,會生成很大的污斑,影響觀察?;覊m、砂粒落入機械部分,還會增加磨損,引起運動受阻,危害同樣很大。因此,必須經常保持顯微鏡的清潔。
三、防腐蝕:顯微鏡不能和具有腐蝕性的化學試劑放在一起。如硫酸、鹽酸、強堿等。
四、防熱:防熱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避免熱脹冷縮引起鏡片的開膠與脫落。
五、遠離尖銳物品:請勿觸碰尖銳的物品,如鐵釘、針等。光學零件清洗以前,應用大一點的洗耳球吹一下,盡可能把灰塵吹掉一部分,然后再用擦鏡紙或長纖維脫脂棉沾酒精乙醚混合液擦拭。(灰塵里偶有硬顆粒,直接擦鏡紙去檫很容易擦傷表面)在鏡片上有抹不掉的污物、油漬或手指印時,鏡片生霉、生霧以及長期停用后復用時,都需要先進行擦拭再使用。
六、透鏡的清潔:清潔灰塵用用棉花棒,紗布,柔軟的刷子等比較柔軟的東西來,注意輕柔、慢緩。有些較頑固的污跡如油跡,指紋等,可以用干凈的軟棉布,棉花棒鏡頭紙等蘸上無水酒精輕輕的擦去。如果是從油鏡上擦去浸油,應用鏡頭紙,軟棉布或紗布,蘸上二甲苯輕輕擦去。注意,不要用二甲苯清洗雙目鏡筒底部的入射透鏡或目鏡內的棱鏡表面。因為純酒精和二甲苯容易燃燒,在將電源開關打開或關閉時要特別當心不要引燃這些液體。
七、物鏡和目鏡的清潔:準備30%無水乙醇 + 70%乙醚,將不同的鏡頭單獨分開放置干燥劑器皿中,較好用棉花棒,紗布,柔軟的刷子等比較柔軟的東西來擦拭,注意不能用力擦,以防止損傷鍍膜層。油鏡當時就要清洗,特別是100X的油鏡,處理不當的話,前片容易浸油或開膠。目鏡可以自己拆下來清洗,16X目鏡注意別裝反了,前片凹面在上。物鏡不要隨便拆下。拆卸時,要標記各元件的相對位置(可在外殼上劃線作標記)、相對順序和鏡片的正反面,以防重裝時弄錯。
八、滑動部分:定期涂中性潤滑脂
九、塑料表面與涂漆部分:頑固污漬可用軟性清潔劑清洗,推薦用硅布。但不能使用酒精、乙醚等有機溶劑擦,以免脫漆。沒有涂漆的部分若有銹,可用布蘸汽油擦去。擦凈后重新上好防護油脂即可。
光學玻璃用于儀器的鏡頭、棱鏡、鏡片等。在制造和使用中容易沾上油污、水濕性污物、指紋等,影響成像及透光率。清洗光學玻璃,應根據污垢的特點、不同結構,選用不同的清洗劑,使用不同的清洗工具,選用不同的清洗方法。清洗鍍有增透膜的鏡頭,如照相機、幻燈機、顯微鏡的鏡頭,可用20%左右的酒精和80%左右的乙醚配置清洗劑進行清洗。清洗時應用軟毛刷或棉球沾有少量清洗劑,從鏡頭中心向外做圓運動。切忌把這類鏡頭浸泡在清洗劑中清洗,清洗鏡頭時不要用力擦拭,否則會損傷增透膜,損壞鏡頭。清洗棱鏡、平面鏡的方法,可依照清洗鏡頭的方法進行。使用上述清洗劑也能清洗光學玻璃上的油脂性霧、水濕性霧和油水混合性霧,其清洗方法和清洗鏡頭的方法相似。
光學玻璃表面發霉,是一種常見現象。當光學玻璃生霉后,光線在其表面發生散射,使成像模糊不清,嚴重者將使儀器報廢。光學玻璃生霉的原因多是因其表面附有微生物孢子,在溫度、濕度適宜,又有所需“營養物”時,便會快速生長,形成霉斑。對光學玻璃做好防霉防污尤為重要,一旦產生霉斑應立即清洗。注意干燥。
顯微鏡的精細和貴重,要求我們要更加的愛護它。為了保持顯微鏡性能的穩定,我們建議您定期的檢查,保養。